国家金属腐蚀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国家腐蚀中心”)是经国家科技部组织各方论证、专家组评审后于1996年底批准组建,2000年经国家科技部组织专家现场检查评估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验收委员会”综合评议而通过验收,并予以正式命名。国家腐蚀中心现依托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主任为韩恩厚研究员,管委会主任为柯伟院士。
国家腐蚀中心定位于创建我国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领域一流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及工程化平台,在已经形成优势学科基础上,进一步交叉融合,开展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领域的前瞻性、战略性学科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工程化实践,引领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学科发展,形成显著国际学术影响力,促进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进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腐蚀控制关键技术与产品并在代表性工程上进行示范,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和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同时,建立高水平工程化研究平台及运行机制,营造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的学术环境,开展技术培训与标准制定,凝聚和培养一批一流的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专业人才。
国家腐蚀中心自成立以来一直通过发挥技术创新、成果孵化及示范工程等方面的优势,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腐蚀控制关键技术,致力于解决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重大腐蚀问题。国家腐蚀中心先后承担和完成了西气东输弯管防腐、杭州湾跨海大桥钢管桩涂层与阴极联合保护工程、上海青草沙输水管道地下穿越防腐蚀、珠港澳大桥防腐、南海岛礁建设等大型工程,飞机的日历寿命评估与腐蚀防护技术应用,埋地管道的腐蚀控制与评定技术应用等等。腐蚀防护涂料广泛应用于石油、石化、建筑、能源、飞机、船舶、电网等行业,阴极保护技术为核电、军工、石油石化等大型企业解决了关键防腐问题,系列缓蚀剂产品在中石油、中海油等企业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耐腐蚀材料应用于硫酸等化工行业,多种型号的腐蚀监检测仪器已大量用于大型石化企业,关键工程结构的服役安全评定与寿命预测技术应用于飞机、管道、核电等领域。其中,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替代了国外进口产品和技术,为全面、长效地解决我国腐蚀控制问题提供技术支持,从而提升我国腐蚀控制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降低腐蚀损失(3-5%GDP)、减少污染、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家腐蚀中心的技术工作涉及到材料腐蚀控制领域的各方面,主要研究与开发方向包括:1)腐蚀防护涂料及涂装工程;2)阴极保护技术及工程;3)缓蚀剂与水质稳定剂;4)耐蚀合金材料;5)表面处理及强化技术;6)腐蚀监测/检测技术、仪器及工程;7)工程结构的失效分析、服役安全评价与寿命预测等等。
国家腐蚀中心现有2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与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3名。
国家腐蚀中心已经在国际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力。中心主任韩恩厚研究员当选为(联合国)世界腐蚀组织(WCO)主席。2015年中科院组织的国际评估中被国际评估专家组认为是全世界最大的腐蚀防护中心,在腐蚀防护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World leading)。
国家腐蚀中心将与国内外同仁合作,持续引领高新腐蚀防护技术和产品发展。通过加强国内、国际合作,提高我国腐蚀控制技术与工程的总体水平,将国家腐蚀中心建成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从事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工程化的国家级科研平台和产业化工程基地,成为当之无愧的国家级腐蚀控制技术创新中心。